沙參

沙參

別名:南沙參、泡參、泡沙參

類別:藥食

同類別食材

  • 艾葉
  • 百部
  • 白豆蔻
  • 白礬
  • 白梅花
  • 白芍
  • 白首烏
  • 白術
  • 白芷
  • 巴戟天

沙參熱量表(每100克)

熱量(大卡)
82  
該食材在藥食食材(共174類)中排名第34,高于平均值38.9% 知識
碳水化合物(克)
21.6  
該食材在藥食食材(共174類)中排名第27,高于平均值105.3% 知識
膳食纖維(克)
5.4  
該食材在藥食食材(共174類)中排名第21,高于平均值71.9% 知識
蛋白質(克)
0.8  
該食材在藥食食材(共174類)中排名第55,低于平均值66.4% 知識
脂肪(克)
1.6  
該食材在藥食食材(共174類)中排名第23,低于平均值27.6% 知識
磷(毫克)
180  
該食材在藥食食材(共174類)中排名第5,高于平均值662.8% 知識
鈣(毫克)
585  
該食材在藥食食材(共174類)中排名第2,高于平均值1,302.6% 知識
維生素C(毫克)
104  
該食材在藥食食材(共174類)中排名第4,高于平均值1,285.6% 知識
煙酸(毫克)
2.7  
該食材在藥食食材(共174類)中排名第9,高于平均值486.5% 知識
胡蘿卜素(微克)
5870  
該食材在藥食食材(共174類)中排名第4,高于平均值2,019.2% 知識
維生素A(微克)
978  
該食材在藥食食材(共174類)中排名第6,高于平均值1,093.5% 知識

沙參的基本介紹

    為桔??粕硡僦参锼娜~沙參、杏葉沙參或其同屬植物,以根入藥。秋季刨采,除去地上部分及須根,刮去粗皮,即時曬干。
    南沙參與北沙參的區別:
    據古代文獻記載,前人所用沙參,系南沙參。至清代載有沙參分南、北兩種。一般認為兩藥功效相似,均屬養陰藥,具有養陰清肺,益胃生津的功效。然南沙參又稱大沙參、空 沙參,其形粗大,質較疏松,功效較差,專長于入“肺”,偏于清肺祛痰止咳;北沙參,又稱北條參、細條參,其形細長,質堅疏密,功效較佳,專長于入“胃”,偏于養陰生津止渴,說法各異 。

沙參的功效與作用

    甘,涼。清熱養陰,潤肺止咳。主治氣管炎,百日咳,肺熱咳嗽,咯痰黃稠。
    沙參具有滋陰生津、清熱涼血之功,配合放 化療用于腫瘤患者,尤其是對晚期腫瘤病人血枯陰虧、肺陰虛之肺癌、消化道腫瘤術后氣陰兩虛或因放療而傷陰引起的津枯液燥者,具有較好的療效。

沙參的營養價值

    現代研究發現,南沙參含生物堿、揮發油等,具有降低體溫、鎮痛、強心等作用;北沙參含黃酮、 皂甙等,具有祛痰、抗真石、強心等作用。
    南沙參養陰清熱 潤肺化痰 治療陰虛久咳 癆嗽痰血 燥咳痰少;虛熱喉痹(潤肺止咳)。北沙參胃陰虛津液不足咽干口渴(養胃生津)。

禁忌人群

    風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禁服;痰熱咳嗽者慎服。

適宜人群

    一般人群均可食用。

沙參的選購

    呈圓錐形或圓柱形,略彎曲,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,頂端有一至數個蘆頭,根上部多有深陷黃紋呈斷續環狀,并有殘留的粗皮,下部有縱紋及縱溝。體輕質松脆,易折斷,斷面不平坦,黃白色,有裂隙。無臭,味微甘。以粗細均勻、肥壯、色白者為佳。

沙參的存儲

    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,置通風干燥處,防蛀。

沙參的食用方法

    1.肺熱咳嗽者,可單味水煎服。
    2.若肺熱較盛者,可加清肺之桑白皮、地骨皮。
    3.久嗽不已者,可配止咳化痰之款冬花、炙百部。
    4.久咳聲啞者,再伍養陰斂肺之玄參、訶子。
    5.若津傷較重,舌絳少津者,是可用鮮沙參與鮮生地、鮮石斛等配伍,以增養陰生津之效。

我要點評

 

內容

    

說明:本網站食材數據來源于聯網上公開的信息,在此基礎上進行數值化比較。排名受基礎數據完整性和準確性影響,僅供參考。

?

首頁 | 關于我們 | 問題反饋 | 協議與聲明

CopyRight © 2012-2015 深圳市比擎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
粵ICP備12075350號

返回頂部

問題反饋

亚洲成aⅴ人网站,高清无码 在线播放,亚洲av无码久久天堂,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