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地黃

生地黃

別名:地黃、地髓、陽精、芐根、牛奶子根、狗奶子根、婆婆奶根、山煙根、山白菜根、酒壺花根、酒盅盅花根、甜酒棵根、蜜罐棵根、生地、大生地、小生地、干生地、懷生地、地黃、地黃根

類別:藥食

同類別食材

  • 艾葉
  • 百部
  • 白豆蔻
  • 白礬
  • 白梅花
  • 白芍
  • 白首烏
  • 白術
  • 白芷
  • 巴戟天

生地黃的基本介紹

    植物特性
    
    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5-40厘米,全植株被灰白色長柔毛和腺毛,根壯莖肥厚肉嫩,呈塊狀,圓柱形或組錘形,直徑2.5~5.5厘米,表面橘黃色,有半月形節及芽痕,莖生葉叢生倒卵形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生地
    或長橢圓形,長3~10厘米,寬1.5~4厘米,先端鈍,某部漸窄,下成生葉柄,邊緣具有不整齊鈍齒,葉上面多皺,下面帶紫色。4~5月間花望從葉叢中抽出,僅有少數較小的無柄落片葉,花塞頂端有稀疏的總狀花序;花等種狀,5淺裂;花冠紫紅色,里面常有黃色帶紫的條紋,長約4厘米,花冠管稍彎曲,尖端5淺裂,呈二唇形。雄蕊4,二強,著生于花冠管的近基部處,子房上位,2室,花柱單一柱頭膨大,蒴果卵形或頂端有宿存花柱,基都有宿萼。
    
    生長特性
    
    生地對氣候條件要求不太嚴,但要求氣候溫和。陽光充足。排水良好、上層深厚、肥沃而疏松的壤土和砂壤上。過較過沙的土壤,蔭蔽處生長不好。低洼或鹽堿地采取輪作,忌連作。

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

    1.清熱涼血,壯熱神昏。
    2.治溫病傷陰,腸燥便秘。
    
    治溫病后期,余熱未盡,陰液已傷,夜熱早涼,舌紅脈數者,如青蒿鱉甲湯。
    
    可用于治溫熱病熱入營血,血熱毒盛,吐血衄血,斑疹紫黑。如四生丸;
    
    養陰生津功效 用于津傷口渴,內熱消渴。

禁忌人群

    口干,便血者

適宜人群

    便溏,舌苔膩者不宜用

生地黃的存儲

    置于干燥處

生地黃的食用方法

    內服:煎湯,3~5錢,大劑1~2兩,熬膏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搗敷。

我要點評

 

內容

    

說明:本網站食材數據來源于聯網上公開的信息,在此基礎上進行數值化比較。排名受基礎數據完整性和準確性影響,僅供參考。

?

首頁 | 關于我們 | 問題反饋 | 協議與聲明

CopyRight © 2012-2015 深圳市比擎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
粵ICP備12075350號

返回頂部

問題反饋

亚洲成aⅴ人网站,高清无码 在线播放,亚洲av无码久久天堂,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